莫德尔拒绝固守巴黎,肖尔蒂茨献城投降
西线总司令的职权不仅仅局限在法莱斯,比利时海岸到法国、卢森堡边境的战事都牵动着莫德尔的神经。到任前两天盟军在法国南部的登陆,在B集团军群大溃败的影响下,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大将指挥的德国G集团军群(约10个师)后撤到了马恩河上游、索恩河和瑞士边境。为了避开法国抵抗组织“马基”的干扰,G集团群避开了中央高原,向东、南部撤退,沿途征用大量的民用车辆,甚至是独轮车、婴儿车等。冯·维特斯汉中将指挥的第11装甲师从波尔多被匆匆调来,授命在罗纳河东岸负责掩护,因为没有制空权和燃料,调动是在夜间水运的,有些单位迟迟不能部署到位。撤退中第62后备军军长费迪南德·诺伊林步兵上将被美军第36步兵师俘虏。
8月17日,巴黎前方的名胜古城夏尔特尔整日都在激战当中,德军第1集团军司令库尔特·艾尔德曼将军得到了第48步兵师、第338步兵师兵力的加强,试图守住该城。但美军的攻击力量非常强大,第20军第7装甲师也折向这个方向,另外还加强了炮兵单位等火力增援。因此一番激战之后,实力不济的德军撤退了,美军终于在次日拿下了夏尔特尔。德军在此城有2000多人被俘虏,还丢掉了一个重要的野战机场。形成的连锁反应是德军不得不弃守了德勒。这样,通向巴黎的大门被打开了,美军距离巴黎仅有80千米了。
德军当时在巴黎地区的守军约有2万人,其中1.5万人防守着城郊的环形防线,5000人驻扎在城内。他们共装备有80辆坦克,但相当一部分是过时的雷诺式坦克,另有60门火炮和60架飞机,用这么一点兵力来守一个百万人口的国际性都市无异于痴人说梦。前任城防司令海因里希·冯·施蒂尔普纳格尔上将因参与“七·二零”事件而被绞死。8月7日,迪特里希·冯·肖尔蒂茨步兵上将就任“大巴黎”军事总督(或译为“巴黎省省长”)兼德国驻军司令一职。在东线作战时,肖尔蒂茨就是一位“焦土作战”的老手。
8月17日,肖尔蒂茨收到了即将离任的西线总司令克卢格元帅的命令,让他做好在不测时摧毁巴黎的准备。巴黎很快会成为前线是显然易见的,肖尔铁茨下令所有非必要人员必须撤离。巴黎东站和北站每一列列车都装满了人,成百上千辆卡车、救护车都是满载堵塞在去车站的路上。德国陆军长长的摩托车纵队散布在各条主干道上。
肖尔蒂茨还依令指派工程师、工兵部队在巴黎的地铁、污水隧道、桥梁等地安装暨放置炸药、爆破装置等,城市底部的隧道里充塞着U形潜艇鱼雷等爆炸物。一旦起爆,将引发巨大的爆炸,彻底地破坏掉有“世界花都”之称的巴黎城。
8月18日,美军第15集团军从南路杀将而来,巴顿的第15军攻取了芒特后,在入夜时分开始抢渡塞纳河,第19军则冲向了埃尔本夫。当美军第79步兵师挺进到厄尔河,并架设了5座桥梁之后,巴顿的部队离巴黎的距离更是缩小到了48千米,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包围圈。巴顿个人异常兴奋,在他的心里,把征服巴黎当做军事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
莫德尔在18日发布了命令,答应给肖尔蒂茨增援的优先权,许诺必要时将调第26装甲师(后来被调往了意大利战区)、第27 “兰凯马克”党卫队志愿掷弹兵师(组建中,后来参加了阿登反击战)前往巴黎弹压,这些部队据称已经抵达了梅斯地区。增援部队中还包括了卡尔·卡斯帕中将第48步兵师、查尔斯·瓦哈少将的第47 步兵师,这些步兵则已部署到了巴黎以北50千米的梅鲁-纳伊昂泰勒一线。
肖尔蒂茨担心死守巴黎,卢浮宫和艾菲尔铁塔等名胜会被战火摧毁,这个闻名世界的古城将化成一片废墟。那样的话,他肖尔蒂茨就成了毁灭名城的千古罪人。但是如果弃城逃跑,希特勒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于是,肖尔蒂茨打电话请示作战部部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约德尔要求他执行元首的命令,守住巴黎。
害怕承担历史罪责的肖尔蒂茨不甘心地打电话到B集团军群司令部请示,接到他电话的是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达尔少将。尽管这位B集团军群的参谋长被怀疑牵连了“七·二零”阴谋,遭到了盖世太保的秘密调查。莫德尔很清楚斯派达尔的政治倾向,因为B集团军群的司令部里,无论是隆美尔或克卢格都一样牵扯到了那一事件。莫德尔尽可能地长时间地庇护着斯派达尔,而无视纳粹们形容的“密谋分子的危险性”。
斯派达尔把肖尔蒂茨的担忧汇报给了莫德尔。莫德尔让斯派达尔转告肖尔蒂茨,B集团军群指挥部希望他在巴黎“不要做出戏剧性的决定”。莫德尔元帅曾经在东线实施过“焦土作战”,在这方面是相当有经验,他告诉肖尔蒂茨,“我们摧毁(波兰的)科韦利用了40分钟,摧毁巴黎则需要40个小时。但问题是,(在巴黎)没有一个可让我们站立的石头…”
拉洛什被美军攻占后,莫德尔元帅把西线德军的总司令部移动到距巴黎44千米的东部地区莫城,这个庞大的指挥机构在莫德尔任职的18天里经历了被轰炸、被炮击、被坦克追猎等危机,总计被迫4次搬迁。莫德尔督促部下努力地整编,重组那些从法莱斯逃出来的可用的装甲部队。不过,那些被许诺将用于巴黎方向的单位,至少要等到3个月以后才有可能建成。在1944年8月能够提供给巴黎的增援部队最快也要等1个月后才有可能抵达。而战局的变化昭示,巴黎之战根本捱不了那么久。因此,肖尔蒂茨实际上是指望不上任何的增援。
莫德尔说:“我能给你的是精神上的支持。”
肖尔蒂茨称希望得到2个装甲师的增援。希特勒曾要求莫德尔给肖尔蒂茨提供3个装甲师的援兵。
莫德尔回答说:“只有一件事,现在需要的是时间。那些计划中为增援巴黎而新组建的单位,需要在3个月以前就建立好的。"
希特勒又命令莫德尔必须要守住巴黎,哪怕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但莫德尔根本就没有固守巴黎的计划。莫德尔不仅不想守巴黎,也不愿意分兵去镇压法国的抵抗运动马基组织,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尽快东撤,逃回德国本土,依托德国边境上的齐格菲防线进行防守。
莫德尔很了解希特勒的想法,于是他回答说:“我的元首,我可以办到,但必须有额外的20万人和几个装甲师。”莫德尔的回答后来被西方史学家称赞为“精明的人与幼稚行为的讨价还价。”
因为莫德尔拒绝承担坚守巴黎的任务,于是,希特勒授权肖尔蒂茨直接对元首本人负责。希特勒派出的埋设地雷和炸药的爆破专家抵达了巴黎。肖尔蒂茨后来说,希望盟国能迅速地攻占巴黎。他甚至还派出了一个秘密的代表团,企图联络到盟军方面的人士。
不幸的是,盟军的策略是绕过巴黎。在这一问题上,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的看法同巴顿是相左的。在他们看来,解放巴黎对进攻德国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还将激化美、英与戴高乐的政治分歧;更要命的是一旦解放巴黎,盟军就需要每天供给400万巴黎居民4000吨粮食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这必将给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盟国高层宁可把巴黎暂时留在德国人手里。艾森豪威尔向总部在伦敦的抵抗运动各派武装的联合组织“法国国内部队”首脑柯尼希将军发出“坚定指示”,在他发出命令之前,“巴黎或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得发生任何武装行动”,“不能让巴黎发生任何事情改变我们的计划”。
但东线的华沙被烧成一片火海的新闻震惊了巴黎民众,巴黎人决定采取行动洗刷四年被占领屈辱的冲动已经不可遏止。法国共产党同时还希望通过起义来扩大自身在战后的影响,而这正是戴高乐最不愿意看见的。法国内地军巴黎地区司令、共产党员罗尔·唐居伊上校根据法共中央的指示,与内地军司令部拟订了武装起义的计划。
8月19日上午9时,在法国警察的支持下,巴黎起义爆发了,抵抗组织攻占了市政厅和警察局,并迅速地遍及全市。巴黎的德国驻军和维西政权的法国伪军装备较差,反应迟钝,未予以积极镇压,而是与抵抗组织达成了“互不侵犯”协议。这种“停火协议”基本上得到了遵守,但某些急躁的法共抵抗者仍然在袭击德军的巡逻队。譬如,有4卡车的德军遭到伏击然后被屠杀掉,德军立即进行了报复。肖尔蒂茨仅有的一辆豹式坦克在卢森堡花园地段撤退时被击毁,这辆被遗弃的坦克后来被一次次地反复攻击……人们把巴黎起义称为“二战中的奇迹”,因为交战的双方都小心翼翼,整个过程中很少使用炮火进行轰击。起义者已控制了巴黎80个街区中的43个,并声称毙伤德军若干名,但这些数据中的水分相当大,无论是对敌方,还是我方。
肖尔蒂茨被柏林赋予一项行政业务,听从于约德尔直接指挥,以便开始破坏巴黎的计划。肖尔蒂茨冒着杀头的危险对B集团军群总部说了谎,称指定的任务已经完成了。B集团军群参谋长斯派德尔向肖尔蒂茨重申,必须立即对巴黎实施破坏,他告诫肖尔蒂茨应考虑在柏林家人的安危。
约德尔下令轰炸巴黎的一个著名的抵抗据点,肖尔蒂茨劝阻了他。肖尔蒂茨说,由于德军正在这里与抵抗者进行战斗,轰炸将同时扼杀掉德国士兵的生命。这次爆炸终于被取消了。
肖尔蒂茨和手下的心腹进行了密谋,在他信赖的人包括胡贝图斯·冯·奥洛克少将、参谋长昂格尔上校、军校校长杰伊上校、阿道夫·冯·卡洛维茨(管辖预备役人员和管理人员)、副官丹克沃特·格拉夫·冯·阿尼姆中尉和警长赫尔穆特·梅尔和弗里茨·黑茨。此外,还有对国际大都会管理非常在行的副主任埃克尔曼博士。
巴黎地区内地军及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戴高乐要求盟军迅速驰援。据此,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终于改变了不直接进攻巴黎的计划,美英的将军们坚持要求法国部队中的非白人不能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菲利普·勒克莱尔指挥的第2装甲师。22日,艾森豪威尔下令法军第2装甲师和美军第4师向巴黎推进。
23日,肖尔蒂茨接到了一个比一个疯狂的直接来自大本营的希特勒命令:“巴黎不能放弃!只能在飞机轰炸下成为废墟而落入敌手。”“必须完全消灭掉--没有任何东西仍会屹立在巴黎的土地上,没有教堂,没有艺术纪念碑”。基础设施也要被清除掉,煤气总管要扯断,高压电力桥塔要炸掉,供水系统要拆除和污染掉,“这座毁灭的城市将是传染病的宠儿”。而且一切已到了无法再拖延执行的地步了。
“这是疯狂的,我不能执行命令.…”肖尔蒂茨对身边的人说。
在瑞典领事拉乌尔·罗德林等人的调停下,肖尔蒂茨与起义者达成停火48小时的协议。24日晚,勒克莱尔将军率领法军第2装甲师进入巴黎,次日肖尔蒂茨在巴黎警察局的台球室里签署了投降书,向代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和法国内地军的罗尔·唐居伊上校无条件投降,巴黎获得解放。1944年8月30日,戴高乐宣布法国临时政府在巴黎成立。巴黎起义中,德军死亡3200人,受伤4911人,12800人被俘虏;法国内地军伤亡2356人,法第2装甲师伤亡628人,居民伤亡2408人。至此,诺曼底战役才算是真正地画上了一个句号。
纳粹德国召开的军事法庭来审判肖尔蒂茨,以“叛国罪”(缺席)起诉。在一些朋友的帮助下,设法拖延了审判,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最后的裁决。这样肖尔蒂茨的妻子和儿女都在监狱里幸运地活了下来。(未完待续……)
